蝶变泉城·木兰礼赞|吕建昆:戍边归来的“闺女书记”

2023-08-30 20:46:09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2011年11月,吕建昆从部队转业至济南长清区妇联,现任长清区妇联二级主任科员。自2018年4月以来,她先后担任马山镇小崔庄村第一书记、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队员。

从一名守边军人到一名国家机关工作者,再到一名勇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担的“基层工作者”,吕建昆用赤胆忠心和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奋进之歌。


(资料图)

12载戍边经历磨炼坚强品格

吕建昆出生在一个军人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有着24年军龄的西藏阿里雪域高原退役军人,被誉为“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受父亲的影响,吕建昆2000年考入了军校,主动申请来到祖国边陲——新疆阿勒泰,成为一名边防兵,驻守边疆12年,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边防。

在部队,她遇见了同是边防兵的爱人,结婚那天“嫁给你,我就是你从军路上最坚强的后盾”这句诺言,让吕建昆从一名娇弱的小女生逐渐蜕变成凡事不求人的女汉子。丈夫工作在边防一线,他们聚少离多,结婚18年,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不到900天。吕建昆怀孕6个月的时候,还需要自己扛着煤气罐换煤气;北方的冬天,雪大路滑,两次摔倒在去医院做孕检的路上,面对医生的询问,她总是笑着说没事,但转过身就会泪流满面。临近生产时,吕建昆的丈夫正在号称“世界蚊虫王国”的阿尔泰山脉边防线上巡逻,近500公里的巡逻线上,通常都是荒漠戈壁,没有电话信号,生产时连丈夫一句贴心安慰的话也没能听到……

2011年,吕建昆结束了12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长清区妇联工作。为了让丈夫安心守边,她每年都会带着孩子们,拖着沉重的行李,行程4000多公里到远在新疆的公婆家照顾老人。这些困难都没能阻止吕建昆回家看望公婆的脚步,临走前她必须为老人备好近一年的生活用品和食物。公婆开心地逢人便说:“我们这个不是媳妇,是我家最贴心的女儿。”吕建昆一个人演绎着儿媳、女儿、母亲、妻子的多重角色,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担起了家庭重担。

从军人到国家机关工作者的转变,是一个大幅度的跨越,吕建昆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我所在的综合科承担着区妇联全部职能职责,对接上级妇联6个职能部室,加班加点是常事,周末无休是常态”。2017年正值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在单位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她毅然丢下年幼的女儿,连续几个月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作中她处处抢在先,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闺女书记”成佳话

2018年4月,吕建昆接受组织派遣到马山镇小崔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为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她不顾开腹术刚一个月的虚弱,仅用一周时间走遍了全村各个角落。她说:“当时的我,因为手术还未痊愈,走起路来就像是裹了小脚的老人一样,微弓着腰,迈着小碎步,不时地出虚汗。”

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吕建昆帮助该村美化村容村貌、硬化道路、建设幸福院、实施自来水“户户通”。流转土地985亩种植白皮松,一年为村集体创收40多万元。入户走访中,吕建昆了解到村里有很多家长因外出打工,顾不上孩子,孩子的学习教育成为他们最挂心的事。于是,她利用自己的心理咨询特长,在村里的巷道、广场、办公场所不分地点地宣传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加强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小小“成长加油站”信箱成了她与村里孩子们交流的秘密基地,每到周末协调巾帼志愿者到村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给孩子们辅导功课,陪孩子们做游戏,带孩子们走出乡村,让孩子们开眼界,长见识……

2021年马山镇45个村庄拆迁,小崔庄村成了全镇的“过渡村”,村里住户一下增加了一半,留守妇女数量显著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吕建昆在小崔庄村举办手工技能编织培训班,培训妇女60余名。她成立手工制作党建领办经济合作社,带动全镇百余名妇女成为合作社的“巧娘”,开展电商培训并引入“京东平台”落户小崔庄,为全区特色农副产品打开了网络销售渠道。同时,吕建昆依托林博园苗圃基地,开展物业管理业务,安置12名村民就业。

1400多个日夜的艰辛坚守,小崔庄旧貌换新颜,全村千余亩土地全部流转完毕,村集体收入更是突破百万元,“高山长青、涧水长蓝”如今成了小崔庄村的代名词,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在“学习强国”平台宣传推广,吕建昆的付出和努力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她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闺女书记”。直到现在派驻工作结束,她仍时刻关注小崔村的发展,关注脱贫户的情况,尽全力为村两委及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吕建昆先后获评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百名优秀女农人”“山东省第十一届十佳好军嫂”“济南好人”等称号。

记者:谢苗苗 实习生:姚新蕊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推荐阅读>